廣安市東方文化武術學校
報名熱線:13398432222(彭老師)
18160127777(汪老師)
Q Q:543993295
郵箱:543993295@qq.com
廣安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數據采集(2019)
縣(區):: 廣安市東方文化武術學校 填報日期:12.25
注:此次采集數據為2019年度本縣(區)中職學校的實際情況,以縣(區)上報(采集數據時段2018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
一、基本情況
(一)規模和結構
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數(所) |
|
高中階段在校學生數(人) |
|
中職學校數(公辦/民辦)(所) |
民辦 |
中職在校學生數(人) |
586 |
2017年度普通高中學校招生數(人) |
|
2017年度職業高中學校招生數(人) |
|
注:中職在校學生數是指2017年一、二、三年級的在校學生總數。
(二)設施設備
中職學校教學儀器設備總值(元) |
158.22萬元 |
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元/人) |
2700 |
實訓實習工位數(個) |
200 |
生均實訓實習工位數(個/人) |
0.34 |
紙質圖書(冊) |
19800 |
生均紙質圖書(冊/人) |
33 |
注: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計算時學生數為一、二年級在校學生數。
(三)教師隊伍
教師人數(不含外聘)(人) |
31 |
生師比 |
1:18.9 |
兼職教師人數(人) |
3 |
專任教師本科以上人數(人) |
28 |
專任教師碩士以上學歷人數(人) |
0 |
專任教師******職稱教師人數(人) |
5 |
二、學生發展
(一)學生素質
學生文化課合格率 |
95% |
學生技能合格率 |
80% |
體質測評合格率 |
72% |
畢業率 |
**** |
(二)***業質量
中職學校畢業生數(人) |
154 |
***業學生數(人) |
147 |
直接***業學生數(人) |
120 |
***業率 |
95.52% |
對口***業率 |
81.17% |
初次***業月收入(元/月) |
3000 |
三、質量保障措施
(一)專業布局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一覽表
序號 |
學校名稱 |
開設專業 |
1 |
廣安市東方文武 |
運動訓練 |
2 |
|
電子商務 |
3 |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4 |
|
工程造價 |
5 |
|
|
6 |
|
|
7 |
|
|
(二)質量******
參加省職業院校的技能大賽項目數(個) |
0 |
省職業院校的技能大賽******數(個) |
5 |
省職業院校的技能大賽銀牌數(個) |
7 |
省職業院校的技能大賽銅牌數(個) |
10 |
(三)落實教師編制,教師培養培訓情況
專任教師接受各類培訓(人次) |
4 |
*********(人次) |
0 |
省級(人次) |
3 |
地市級(人次) |
1 |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開展情況和效果
校企合作企業數(家) |
7 |
(二) 學生實習情況
截止11月,組織學生實習學校數(所) |
|
實習學生數(人) |
180 |
(三)集團化辦學情況
參與集團化辦學學校名稱 |
參與集團名稱 |
|
|
|
|
|
|
五、社會貢獻
(一)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用人單位滿意度(百分比) |
**** |
(二)社會服務
中職學校開展技能培訓次數(次) |
13 |
培訓數(人次) |
500 |
六、特色創新
案例:要求每個縣(區)推薦兩個案例,可以是中職課程改革、德育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辦學特色的典型案例,字數控制在400字左右。
1.舉辦“校園技能節”,踴躍參加各級技能賽,全力打造“技能校園”。學校以技能大賽建設為基礎,以掌握技能、促進發展為核心,以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為保障,形成了“三賽一訓,校企聯動”的工作模式,每年舉辦校級技能競賽,積極組隊參加上級技能大賽并獲得******的成績。
2.積極推行企業******技術人才進課堂教學模式,學校與農村淘寶城服務中心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由公司抽調******技師到校任教,學校分批次安排學生到公司進行專業實訓。
案例舉例:
案例一:漢陰縣職教中心《創新職業教育******扶貧,布局鄉鎮農民培訓學?!?/span>
漢陰縣經過深入調研論證,結合實際,以職教中心為載體,依托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創新職業技能培訓模式,******實施農民“2+5”技能培訓模式。一是開設鄉鎮農民培訓學校。漢陰縣建立以教育、人社部門管理為主、各鎮管理為輔的鄉鎮農民教育培訓學校,結合全縣中小學教育資源整合,將閑置校舍和各鎮成人文化技術培訓學校進行整合,按照區域優勢、人員規模、分片集中合理重組,建立東西南北四個片區標準化鄉鎮農民教育培訓學校,并由職教中心牽頭進行職教中心集中和區域鎮農民教育培訓學校實施培訓,實施兩天扶志的通識培訓和五天扶智的技能培訓與實踐操作,真正實現“培訓一人、帶動一片、造福一方”的目標。二是堅持技能與實踐相結合。圍繞每個學員找到一條致富門路、每個適齡勞動力掌握一項增收技術的目標,集中開展電子商務、種養殖及家政服務等專業技能講座,把“用得上、能管用”的實用技術送到老百姓手上。三是編寫農民培訓教材。漢陰縣教體局牽頭,職教中心老師們參與集中時間和精力編寫了農民培訓教材《新時期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與統一》。通過職業教育******扶貧,提振了群眾精神氣,減輕了農民培訓負擔,實現了技能培訓全覆蓋。
案例二:石泉縣職教中心《校企共建“廠中?!?/span>,“五位一體”同發展》
石泉縣職教中心依托縣工業園區,以共建共享“廠中?!鄙a性實訓基地為載體,深化與加工制造產業的合作,實現產教融通,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為園區輸送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擴大了職業教育社會吸引力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力。一是在縣經濟貿易局的統籌協調下,石泉縣職教中心與西安奧邦科技/陜西雙環鍛造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在工業園區廠區共建1200平方米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根據企業生產需求,學校一期投入60、36型數控車床各2臺、加工中心1臺,實訓基地能提供80個工位。二是******做好“廠中?!蔽鍌€方面的校企合一。踐行“雙證融合、工學交替”、校企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教師師傅一體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按教學規律和需要安排實習實踐,實現理實一體、產教融合,合作研發,提升校企發展軟實力,對口安置,實現學生順利***業。三是實現了合作共贏。近年來,工業園區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參與學校辦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的企業新增6家,學校與企業在共建專業、共同育人、隊伍共培、技術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新增企業訂單班1個,實現了合作辦學、共同發展。